克扣工资的情形如何认定?
宣城律师事务所
2025-05-15
克扣工资的情形主要是指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拖欠。若用人单位违反此规定,视为克扣工资。具体情形包括:1.拖欠工资,即用人单位未按月支付劳动者的工资;2.克扣工资,即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减少劳动者的应得工资;3.未按时支付工资,即超过约定的工资支付时间未支付。若劳动者遇到上述情形,可依法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索赔,若仍不满意,可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拖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延长工作时间和组织加班生产若干条款。《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二十二条:企业破产时,劳动者的工资债权由清算组承担,并享有优先偿还权利。
上一篇:合同自由在哪些方面有所体现?
下一篇:暂无 了